台商在大陸辛苦投資二十幾年後,目前大陸人工、環保的總成本高於東南亞國家,加上美中貿易戰後,部分產品在大陸設廠競爭力明顯下滑。尤其在疫情期間,大陸下重手進行長時間封控,衝擊全球供應鏈,讓外商體認到分散風險的必要性,例如擔任蘋果產品供應商的台商企業(包括上市公司鴻海、廣達、和碩、仁寶),也在地緣政治風險與美中科技戰中,依據客戶蘋果要求,持續將產線遷出大陸至越南設廠,降低對「中國製造」的過度依賴。
台商不論何種原因決定前往越南投資,在設計越南投資架構前,要釐清集團的「錢」在哪裡?常見的境外公司,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薩摩亞、香港等,何者適合作為投資主體?已確定想將未來越南公司賺取的利潤匯回台灣,是否須申報CFC?以境外公司或台灣公司作為投資主體,何者稅務成本較為有利?以上問題未先思考解決,將無法決定集團的最佳投資架構。
台商在規劃越南投資時程,僅注重瞭解越南當地申請流程,常忽略繁雜的前置作業與準備「投資預案實行報告」,耗費時間皆甚鉅,草率的先與越南土地開發商簽契約,最後落入合約陷阱,無法在約定期限內完成申請投資執照(IRC),造成違約責任。前置作業包括:是否須新設境外公司與開立帳戶;個人與境外公司投資文件公證與驗證程序;挑選的投資地點與工業區是否有合適使用面積的土地或廠房;工業區是否准許預計用水量/天、排水量/天、用電量/月;工業區是否准許噴漆、電鍍、染整等高污染生產流程;投資資金規劃(土地資金、建設資金、設備資金、流動資金)等。
為協助台商規劃越南投資與設廠,漢邦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漢邦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漢邦財富傳承顧問公司及越南恒利服務集團特別合作規劃設計本課程,融合近期專案實務經驗,協助台商企業的經營者、特別助理及財務主管等有關人員,能更清楚越南投資環境與政策,以期求得企業經營之最佳規劃安排。
1.投資架構與金流規劃;
2.個人與境外公司投資文件公證與驗證程序;
3.投資預案實行報告內容準備事項;
4.投資環境與政策;
5.投資相關法制—企業、稅法、勞動。